又止的!”
王规说道:“是,既然如此,下吏愚以为,不妨就且打开城门,把这城池给了徐州兵就是。”
孔融大怒说道:“子法。枉我一直因为你是忠孝之士,今日却才乃知,你竟是这般胆怯,原是个贪生怕死之徒!是我看错了你。”
王规伏拜在地,说道:“明公,实非如此,且敢请明公,容下吏把话说完。”
孔融从席上站起,俯瞰他,说道:“你说。”
王规说道:“下吏的意思是荀镇东对明公一向礼重有加,现在他虽然擅自犯我郡界,是做了错事,但如果明公当面地教诲於他,也许他就会因此而幡然悔悟,把犯我青州的部队给撤回去呢?如此一来,不仅我县百姓不必再遭受兵灾,并且明公亦是大有功於朝廷!”
一边说,王规一边注意着孔融的神色,见孔融脸上的怒色越来越盛,不敢再往下说,便转开话题,与孔融说道:“明公,何不把叔治召来一问,问问这剧县城到底能不能守得住?”
叔治,是王脩的字。王脩此时正在城头。孔融於是就命人去把王脩找来。
等了多时,王脩披盔戴甲,匆匆进入府中,到得堂上。
他甲胄在身,不便行礼,行了军礼,说道:“脩拜见明公。”
看到王脩,孔融的神色和缓了许多,问他,说道:“叔治,你刚才进府的时候可有看到府外街上聚集的士民百姓?”
王脩答道:“脩看到了。”
孔融问道:“聚集了多少人?”
王脩说道:“脩没有细看,聚集了大概三四百人吧。”问孔融,说道,“敢问明公,这些士人百姓聚於府外是为何事?”
孔融叹了口气,说道:“我召你来,正是为了此事。”看了一眼王规,“你告诉他吧。”
王规应是,便与王脩说道:“他们都是求见明公,想劝明公献城投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