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戈而争强,如明公这般重教者,鲜矣!”
刘谦是孔融的故吏,从青州奔投来的。
荀贞笑问他,说道:“说到重教,孔北海,士流之表也,我比之北海何如?”
刘谦答道:“孔北海虽崇贤重士,奈何北海境内黄巾肆虐,北海无能制之,故虽礼贤,所礼者三二子也,何能与明公设州学、延名儒,重昌圣人之道於境,广授名教之业於民相比?”
——这州学,不是本就有的,是荀贞於自设的。
荀贞听了这个小小的马屁,微微一笑。
李宣官任典学从事,主掌州中的文教,这个州学既归他管,也是他负责建起来的,州学中的很多经师亦是他礼聘的,对州学内的情况、经师、学生,他都非常的熟悉,便在前头给荀贞引路,——李宣是李瓒的儿子,李膺的孙子,他来掌文教正是适宜。
一行人步行数百步,到了学校中。
此时,正是早课时候,刚进学校的门,就听到校内的房舍内,传出阵阵朗朗读书之声。
州学共有四个院落。
一个院落教经书,一个院落教文学、算学等,一个院落是荀贞专门提出设置的,乃是供学生射箭、学骑的习武场所。君子六艺里边,有射、御两道,都是和打仗有关的。在州学中开演武之所,也算是秉承君子六艺的意思。剩下一个院落是老师们的办公地方。
为不打扰校内上课,荀贞没有带太多的人进来,只有邯郸荣、戏志才、刘谦、李宣四人作陪。
荀贞这次来巡州学,没有事先打招呼,因此州学中的老师、学生都不知他的到来。
先到了教授经书的院落,李宣想去叫师生们出来迎接荀贞。
荀贞制止了他,说道:“课堂神圣之地,不要打扰他们。”
於是,李宣便就罢了。
荀贞悄悄地到了邻着此院门口的教室外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