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最风流 > 66 郭逊北上使幽州(下)

66 郭逊北上使幽州(下)(3 / 14)

络军心,他军纪涣散,纵容兵士骚扰、抢掠民间,今见此里之事,果不其然!”到底是个士人,仁义、爱民的道理郭逊还是知道的,又想道,“如此残暴虐民之贼,当真是人人得而诛之。”

正如郭逊所想,公孙瓒数次败於袁绍后,他的势力已经是大不如昔,为了凝聚兵士们的军心,同时也是为了补充自己损失的兵力,公孙瓒现於幽州各郡,特别是涿郡、上谷郡、广阳郡等邻冀州的一带,不仅广泛地招募乡野游侠和流民中的豪强加入他的部队,并且放任兵士,抢掠百姓,随彼等所为。——所谓轻侠,差不多与恶少年同意,便相当於后世的黑社会、流氓、恶霸之类,而所谓豪强也多是骄横跋扈之徒,这样的人多了,他部队的军纪也就可想而知。

其实,话再说回来,袁绍在冀州也不见得对百姓有多宽待、优抚。

黔首百姓在寻常士大夫们的眼中已是贱民一流,况乎袁绍“雄图远志”,又非寻常士大夫可比?其治下百姓的悲欢喜乐自是不在袁绍的考虑之中。

对袁绍而言之,冀州的百姓,只是供给他粮食和供给他士兵的主要来源,如此罢了。

当政冀州至今,袁绍一则几无什么爱民之政施出,二来,相反,他还任由沮授、审配、郭图等等他帐下得用的谋士们侵占民田,把贫民、流民收为自家的徒附,欺压百姓,聚敛财货。

——在这一点上,袁绍和公孙瓒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颇为相近,只不过区别在於袁绍至少还知道冀州百姓是他的兵、粮之源,对待百姓还会催促农耕,不让兵士过度扰民,不会涸泽而渔,而公孙瓒对百姓却是浑然不顾,视之为羊群而已,欲取欲求。

此外,两人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在对待士族的态度上,两人截然迥异,公孙瓒因其是公孙氏的庶子,其母出身卑贱之故,对士人阶层非常轻视,极其打压,但袁绍对士人则极其重视,这一点不同放到对待百姓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