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西北向东南的走向,西南角与济南接壤,西北和北部的一段与乐安接壤,北部余下的边界和西边与北海接壤,南与泰山郡接壤,东南约四十多里的一段与琅琊接壤。一个郡,与青州、兖州的五个郡都有接壤,是此郡虽小,实乃四通八达之所。也正是因此,青州的州治临菑就在此郡,当然,临菑同时也是齐国的郡治。——却是陈买本就怀有雄图,又理政於州治所在之县,与州府的郡吏们大多相熟,因生靖难之志,不辞荀贞之表,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块是北海,北海是青州最大的郡,东西四百余里,南北宽处二百余里,南与琅琊接壤,北边的西部临海,北边的东部与东莱郡接壤,北海的东部郡界向东凸出,被东莱郡包在了其中。
最后的一块就是东莱郡了,东莱郡西与北海郡接壤,南、东、北三面临海,隔着最宽处有四百余里、最窄处二百来里的渤海海面,北与辽西、东北与辽东、东与乐浪,此幽州三郡相望。
秦项话里说的第二个好处,大量的冀州、平原百姓逃入济南、乐安云云。
上次袁绍与公孙瓒交战的地点,龙凑,此地离平原郡不远,有许多的附近百姓为避战乱,流离他乡,跑到平原郡的不少,未等他们回去,袁谭带兵杀到,没的办法,只好继续向东逃难。并且这次东逃的,不止那些冀州百姓,还包括了平原郡本地的百姓。
荀成出了泰山,进入到济南郡后,沿途所见,多是此类难民。
到了历城,听赵云说,早在袁绍、公孙瓒鏖战於冀的时候,因为平原郡处於冀州的东部侧翼,就已是绍兵、瓒兵常相交战的地带,郡内的百姓本就饱受兵灾之害了,而袁谭与田楷开战以来,双方又都掠夺各县的百姓,以充实本军,平原郡中诸县的百姓因是更加的苦难不堪,据潜入平原,侦查袁谭、田楷双方战况的斥候们回报,平原郡内各县,几乎野无青草。
什么叫“野无青草”?青草都被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