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谌明日就南下九江。”
两个月前,荀谌临去长安,荀贞召他来见,对他讲了两件事,一个是求诏命以为政资,一个是求青兖或扬之郡以为谋实资,并对他说“事如能成,此吾荀立於东南之基业”云云,荀谌当时就想到了“代刘氏者,起於东南”这句谶语。
现下堂上,不知道荀彧等是怎么理解荀贞适才那番话的,荀谌明显是有他自己的理解。
荀贞叫他起来,说道:“兄方归府中,也当休沐数日,其后再议之郡事。”
戏志才说道:“九江与广陵接壤,由郯而往,道路通畅,君确是不必急着赴任。”
荀攸亦道:“比之丹阳、会稽诸郡,九江虽少贼寇,然攸闻之,其境内亦稍有强梁,阳都侯挂印以来,九江一直无主,攸又闻陈元悌颇侵郡权,以攸陋见,公不妨略等时日,待查清九江郡内虚实,州中为此做些准备,然后再之郡不迟。”
荀攸比荀谌晚一辈,故而称他“公”。
九江、陈国这两个郡,都不合乎荀贞的心意。
较与陈国,九江好些,可麻烦也不少。
首先的麻烦是:九江的地理位置不是太好。
九江挨着徐州,并且西北边挨着豫州的汝南,如果用兵的话会很方便,可问题是,九江的西南边是庐江,而过了庐江就是荆州的江夏。
根据情报,南阳的袁术在与孙坚达成盟约之后,近期来不断调动兵马,向刘表现居的襄阳一带进发,眼看他们两边就要开战,而他们双方一旦开战,与南阳郡东南方向接壤的江夏必然就会被卷进去,这样一来,战火就烧到了庐江的门口,九江跟着就会随时受到波及。
这还是轻的,问题再严重一点:袁术打败了刘表则罢,襄阳在南阳的南边,位处南阳与南郡的交界处,正挡在袁术南下、进占全荆的通道上,刘表如败,则袁术大可挥师南向,攻取南郡、武陵、长沙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