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最风流 > 64 报闻荀兵入符离 徐州群臣心各异

64 报闻荀兵入符离 徐州群臣心各异(2 / 4)

意必不在粮也。”

陶谦看去,见这人高冠伟服,姿态威严,却正是治中从事王朗。

又一人接着说道:“广陵道远,府中亦少粮储,我闻荀广陵之粮,实是多得自豫州,自他起兵至今,已数月矣,从未见有广陵输粮与之,而今他却以督粮为名,兵入符离,以我观之,其意必在彭城。”

陶谦再看去,说话者是个三十来岁的士子,此人眉眼与陶谦有几分相像,却是他的长子陶商。

陶谦目光转向座上另外几人,问道:“元达、元龙、子仲,卿等以为呢?”

“元达”是别驾从事赵昱,“元龙”是州典农校尉陈登,“子仲”则便是东海巨商糜竺了。

赵昱、陈登、糜竺三人,或名重州中,或族为冠姓,或家资巨万,都是陶谦府中可与王朗并名分座的人物,乃是除了笮融、臧霸等人之外,最得陶谦重用的州吏。

糜竺心道:“我与广陵多有来往,虽固是因此而更得了方伯重用,可我闻之,却亦颇为方伯所忌,今方伯意取彭城,荀侯却分兵遣驻符离,明显是在为彭城撑腰,……当此微妙之时,我却不可多言,以免自误。”

去年,因被旧友、广陵郡的上计吏秦松说动,糜竺决定“左右逢源、借力使力、以自抬身价”,遂与广陵生意来往,卖给荀贞了不少的铁、粮诸物,解了荀贞的燃眉之急,最后果如秦松之言,他果因此而更得到了陶谦的示好和重用,可却也同时不可避免地得到了陶谦的一些猜忌。

些许的猜忌是可以接受的,可如果猜忌转变成忌厌,那就得不偿失了,故而,为了避免生这样的事,他於是决定一言不。

糜竺不说话,赵昱也不吭声。

赵昱素以“高洁清廉”自许,自视为本州清士,早前是被陶谦逼着出仕,这才当了州别驾从事的,老实说,起初的时候还好,他虽是被逼出仕的,可陶谦重其名德,为能借得己用,礼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