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最风流 > 83 访贤非为邀名故 群鸟投巢广陵城

83 访贤非为邀名故 群鸟投巢广陵城(2 / 6)

转而崇尚此学,近些年来,更俨然已渐成了“天下之儒宗”。

荀爽在党锢期间隐遁汉滨,专以著述为事,也是天下一等一的硕儒。

荀贞读过荀爽注的《易》,也读过郑玄注的《易》,他对《易》虽无高深的造诣,却也能读得出来,荀爽注的易确是不及郑玄之所注。

因此,他对郑玄是久怀敬仰了。

既对郑玄久怀敬仰,荀攸、陈群这次去北海,荀贞当然就会特别提出,叫他俩专程去谒见一下郑玄。这次叫荀攸、陈群去谒见郑玄,非为邀“重儒礼贤”名,实是真心实意。

不过郑玄现在并不在北海,因家贫之故,他现下“客耕东莱”,人却是在东莱郡。

在东莱也没有关系,东莱挨着北海,就在北海的东边,离得不远,荀攸和陈群见过孔融后,顺道往东边拐上一拐就到,不费什么事儿。

四个北海郡人之外,还有一个东莱郡人,不是别人,便正是大名鼎鼎的东莱太史慈了。

太史慈很年轻,今年才二十四岁,可却不但名留后世,现在就已经是名闻青、徐了。

他出身士族,文武兼资,二十来岁就出为郡中的奏曹史,“奏曹”主奏议事,“史”仅次於掾,是二把手,由此可见他是少年成名,不过真正让他名扬青、徐的是生在四年前的一件事。

四年前,东莱郡府和青州州府闹纠纷,是非曲直难以断定,以“先入为主”之故,谁的奏章先送到朝廷有司,朝廷有司的判决就会对其有利。州府的奏章先了出去,时年二十一岁的太史慈临危受命赶到洛阳,用计骗过州使者,毁了州章,又施巧计,以“要非你把奏章给了我,我也坏不掉州章,现在州章已坏,如果获罪,我固难逃,恐怕你也逃不掉,不如咱俩一块儿逃走”为辞,再次哄住了州使者,骗得州使者和他一起出城,而在出城后,他却又潜遁回了洛阳,把郡章上奏给了公府,完成了郡守委托给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