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海之阔,赵常侍再得天子信爱,又能奈我何?……只是,我固可远遁江湖、一走了之,正南,卿为我上计吏,郡人多知我信用卿,我走之后,只担忧你会受到牵累,所以,我今日把你召来,却是为了和你商量一件事。”
“何事?”
“我预备下个月便动手灭邺赵,你可於近日挂印自辞。”
所谓“挂印自辞”,自然就是让审配自己辞职、离开郡府,这样等下个月荀贞动手时,审配早已不在郡府,再怎么追究也追究不到他的身上了。
审配自被荀贞擢用以来,荀贞待他极厚。荀贞对他本就有知遇之恩,此时又替他体贴考虑,半点也不为难他,闻得荀贞此话,他胸中百感交集,热血涌动,一句话在嘴边脱口而出,他说道:“邺县赵氏为患郡县,久为郡人痛恨,今明公欲诛之,是为魏郡士民,我审配虽然不才,不堪大用,然身为魏人,岂甘其后?我愿从明公诛邺赵!”
荀贞哈哈一笑,说道“正南,我素知你重义轻死,乃魏地丈夫,如你是孤家寡人一个,即便你不肯参与此事也是不行的,但问题是你并非孤家寡人,你还有宗族,你族人众多,如果因为此事而牵累到你的族人,却是我之大过了,所以你的心意我领了,但还是按我说的办吧。”
听了荀贞此话,审配的脑子也慢慢地冷静了下来,他知道荀贞说的是对的,他一个人死不足惜,荀贞是他的举主、是他的上吏,那么他作为荀贞的下吏,臣为君死,为荀贞死了也不算什么,可他的宗族、他的族人却怎么办?他却是不能置之不顾。
这也正是他这些时日来,一直为之矛盾不决的,适才的热血冲动过去,他沉默了下来。
荀贞转对邯郸荣说道:“公宰,你也是一样,我也知你是个重义之人,可你亦有宗族,而且你的父亲还指望你重振家声,所以你也离府归乡去吧。”说到这里,荀贞叹了口气,说道,“我本来以为还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