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最风流 > 83 光阴似苒流如箭(下)

83 光阴似苒流如箭(下)(2 / 5)

这却是与赠送铠甲、马铠给孙坚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点付出虽然不大,但胜在情深意切,待到日后,想来必是能得到回报的。

办完了这件事,十月底,在阴修的信中听闻郭图被拜为郎官。

阴修任颍川太守时,荀贞和郭图皆在他府中为吏,故此,在与荀贞的通信中他提到了此事。

郭图是早就想当郎官的了,昔年荀贞和他同在阴修府中为吏时,他是上计吏,当时就一门心思地想找机会能够入仕朝中为郎官。

三署郎和郡县掾吏不同,郡县掾吏即便做到第一,也只是千千万万的郡县掾吏之一而已,三署郎却是朝官,是朝廷的后备官吏,一为三署郎,身价比孝廉还要值钱。

地方郡县如果出现吏职缺额的时候,三署郎是最优先补任的,只有在三署郎里没有合适人选之时,朝廷才会考虑从诸如过去的“故吏”、或者茂材、又或者孝廉等等们中间选用任命。

所以,对有志於仕途的士子来说,三署郎是求之不得的美任。

郭图早就盼望着能被入选三署为郎官,甚至为此,当时在颍川的时候他不择手段,现如今终於被除为三署郎,他这也算是如愿以偿了,想来他将来的仕途应该是较为通畅的了。

不过,可惜的是,现在快到了天下之乱之时,郭图能不能在大乱的局面出现前得到朝廷的进一步擢升却还在两可之间。

不管怎么说,能入三署为郎总是件好事,一则,有了三署郎的履历在身,即使天下大乱了,也能得到地方诸侯势力的高看一眼,二来,洛阳是士大夫、权贵汇聚之处,去到洛阳为郎官,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交接权贵、名士,这对以后的展也是有帮助的。

荀贞隐约记得郭图以后似乎是在袁绍手下当谋士的,也不知他与袁绍是早就相识,还是此次被拜为三署郎后在洛阳相识的?

这些东西略微想想也就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