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南刚烈忠正,审氏乃魏地名族,公宰刚健重义,当时奇男子,玄德吾弟也,与我虽非同胞、胜似同产,他三人纵有一时之失态,又岂会泄我话语?”
不许程嘉遣客刺杀他们。
程嘉熟悉荀贞的性格,知他虽然开襟下士、纳谏如流,但一旦做出决定,这个决定轻易就不会更改,因此,当下闻得荀贞之话,也不再强求,退而求其次,说道:“灭赵一事,非但关系到君侯的前程,也关系到叔业、叔至诸人的身家性命,君侯既不允刺死正南三人,但至少应该允许我派人去监视他三人,这样,倘若有变,亦可早做预备。”
这是个合理的要求,荀贞点了点头,同意了程嘉的这个要求。
待到程嘉离开后,荀贞露出笑容。
荀攸问之,他不回答,心中想道:“刘备不足忧惧。”
从与刘备结识到现在,也有好几年了,荀贞对刘备的态度,有一个心路上的转变。
最开始,他忌惮刘备,想杀掉刘备。
后来,通过与刘备的深入接触,他觉得刘备虽然值得重视,有过人之处,如坚韧不拔的性格,如宽厚信义、能够得人等等,但同时他慢慢地地现刘备也有很多的缺陷。
刘备的缺陷有不少,如不知兵,刘备此前没有接触过战争,没有正儿八经地学过兵法,因此在军事上,刘备并没有出众的才能,又如在内政上,刘备之前只是一个地方上的“轻侠头领”,不好听点说,一个小小的“黑社会头目”罢了,没有出仕过,没有任过吏职,所以在内政上他也没有很出众的的内政才能,又如限於出身,刘备虽然得到了不少美名,在赵郡和他现为守令的武安县都颇获美名,可这份美名更多的只是限於民间,对真正的世家大族子弟而言之,现在的刘备还不入他们的眼中,他们虽然会夸赞刘备,但却绝对不会投靠刘备。
因为现了刘备的这些缺陷,对比己身,荀贞认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