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却是不必再多说了,只说步入四月,接连闻知了好几件大事。
头一件事是闻得曹操被朝中拜为东郡太守。
黄巾之乱时,曹操被任为骑都尉,沾了皇甫嵩的光,混了些军功,不久后即平步青云,一跃被拜为沛国相,他虽是大宦官家族的子弟,可却富有眼光,与那些贪淫骄奢的宦官子弟不同,颇有“慕道直行”、以邀天下美名之志,故此在沛国相的任他上大展手脚,不但破除淫祠,而且整治地方豪强,即便是宦官家族的子弟或姻亲,他也不给面子,这么雷厉风行、大刀阔斧,肯定得罪了不少人,得罪的人中包括阉宦集团在内,因此之故,他被免去了沛国相之任。
这却是同人不同命了。
以曹操过往的那些事迹,任洛阳北部尉时,他杖死过时任小黄门、深得今天子信用的蹇硕的叔父,又在沛国相的任上得罪了不少宦官家族,换个别的士族子弟,可能早就被宦官弄死或者治罪了,即使以荀贞来说,他尽管现今名声渐大,可如果他干出曹操做的这些事,即便不被处死,至少也得被夺职下狱,然而曹操却安然无恙,不仅没被治罪,甚至连贬职都没有,只是被免去沛国相之任,改任东郡太守,——汉乃郡国之制,郡与国等,国相与太守皆二千石。
为何会如此?说到底,还是曹操祖上的“余荫”所致,曹操是大宦官家族的出身,故此尽管他干出了这么多“偏向士族”的事,可却依然没有被宦官们治罪。
曹操的祖父曹腾用事宫中三十多年,奉事过四个天子,乃是本朝宦官们的前辈,如赵忠、张让等,他们在宫中还是小字辈的时候,曹腾就权重一时了,并且曹操的父亲曹嵩现如今亦是深得今天子的信用,在这种情况下,宦官们肯定是要给曹家几分面子的,毕竟一有香火情在、二有曹嵩的权势在,故而,尽管曹操得罪了宦官集团,却也仅仅只是被免去了沛国相之任,改任了东郡太守。
东郡和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