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否对他的两个小妻说过,岂会留此后患?他的这两个小妻也被荀成派去的人刺死了。
荀贞回信道:“伯钦之二小妻同遇刺而亡。昔卿与伯钦之隙,无论是谁之过错,皆小节耳,天下之事,大节无过‘忠义’二字,今伯禽虽死,忠义存於世,卿能弃旧日之小怨,愿养伯钦之小妻,亦义士也。”
当然,江禽的这封信和荀贞的回信已是几天后的事儿了,在捕拿了李鹄下狱的这一天,荀贞在知道了赵家并无异动之后松了口气,他在见过李鹄、当面质问并失态恸哭之后,叫栾固将其转交给郡决曹掾霍衡,令霍衡立刻开始审讯李鹄。
栾固在这个时候请荀贞屏退左右,对荀贞说道:“固捕李鹄时,李鹄为求生,口不择言地哀求固,听其意思,好像赵家的赵然许给了程嘉一个孝廉郎。”
荀贞脸上的泪水尚在,他一边抹去泪水,一边说道:“栾卿,你可知伯钦缘何被李鹄遣人刺死?”
栾固从赵然许给程嘉一个孝廉郎这件事里隐约猜出了一点,口中答道:“固不知。”
“便是因为李鹄欲收买伯钦而伯钦不肯,是故李鹄遣人刺死了伯钦!伯钦尚不负我,况乎君昌?卿毋忧也。”
栾固是个聪明人,既见荀贞不介意此事,便也不再多问,恭声应诺。
荀贞叮嘱他:“君昌虽不会负我,此事如被郡人闻知却非妥当,卿可交代吏卒,不得对外宣讲此事。”
栾固应诺。
郡丞是六百石的朝廷命卿,荀贞有监察、司法之权,可以捕拿他,但不能不告诉州中,毕竟州刺史才是正牌的由朝廷派下来的监察各州吏员之人,一郡之丞被捕下狱,州刺史如茫然无知,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再则说了,杀人是死罪,严格按汉律来说,郡守并无专杀之权,虽罪至死,亦必先奏请,以待秋决,将来定下李鹄之罪的时候也得告之州府,同时告之朝廷,请候朝中廷尉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