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最风流 > 58 我为君取彼良驹(四)

58 我为君取彼良驹(四)(9 / 10)

了,下午即遣奴客引车献粮。

得知韩氏服软献粮,邯郸荣进见荀贞,拜地说道:“除魏氏外,余下诸家均已借粮。”

——荀贞募粮得有个说法,不能白拿,用的名号就是“借”,虽然大家均心知肚明,有“借”怕是无“还”,至少在荀贞任上,这些粮是别想着他会还的。

“噢?诸家都已借粮了?公宰,没想到这才短短几天,诸家就都把粮食送来了,好啊,你此事办得好啊!”

“只是杨家却仍不肯借!”

“你情我愿才叫‘借’,他家既不愿意,那就不借。”荀贞顿了一顿,又轻描淡写地说道,“不过话说回来,中尉府借粮是为了击贼保境,也是为了保县内诸家之安啊,杨家既不肯借粮,那万一有贼寇侵扰他家,我等恐怕也是无能为力。”

郡也好、县也罢,对长吏而言,治理地方最大的阻碍就是来自地方上的豪强,这也是为什么有汉一世常见郡县之有为长吏诛除郡县豪强的缘故。

打个比方,豪强就是荆棘上的刺,不把他们整治得服帖了,政令就无法畅通,而要想整治他们,也正如刺扎入手中会流血一样,不生点流血事件是不可能让他们老实的。

就拿荀贞曾任职的西乡来说,高素殴打过相当於后世副乡长的西乡乡佐,第三氏明摆着不服他的管制,要非他先是为了程偃而折服高素,继之果断辣手诛除了第三氏,那么他在西乡的政令就不会有人听从。小小一个西乡尚且如此,况乎一县、一郡?

汉时受礼教的影响未深,承战国余烈,民风刚勇,豪强林立,巨富者横行州郡,桀健者称雄闾里,多豪猾之民,要想做好一任地方长吏,不能只宣扬德化,还得能专事威断,有胆量族灭jian轨。“酷吏”一词在汉时虽不算褒义,可也非贬义,如被后世称颂的强项令董宣,便是光武皇帝年间的一个有名“酷吏”,他任洛阳令时,搏击豪强、莫不震憟,京师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