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最风流 > 5 风雪夜刺(下)

5 风雪夜刺(下)(10 / 14)

,旋即又说道,“我人微言轻,府君故不肯听。也许,府君会听长辈们的劝说吧。”

荀家的长辈里多有盛名,又多在党锢前出仕地方、朝廷。像荀绲,就在党锢前任过两千石的大吏。他们的话,文太守也许会听得进去。但,也只是“也许”而已。钟繇说得很明白,文太守不肯捕拿波才、波连是因为不愿得罪张让家。说到底,一个故两千石,名望再高,也比不上一个权倾朝野的中常侍张让。

这些话,荀贞没说,可荀彧很了解文太守的脾性,听他无功而返,对长辈们的劝言亦即不报太大的希望了,也叹了口气,说道:“希望如此。”

荀攸说道:“不能说服太守,能说服县君也行。”

直接关系荀氏宗族安危的,还是颍阴县。荀贞以为然,说道:“县君那里应该是没问题的。”荀氏、刘氏乃本县冠族,刘氏且是宗室,由此两家出面上言,县君百分百会答应。

荀贞顿了顿,问道:“说要组织族中的丁壮、宾客、奴仆,不知能组织多少人?”

荀成答道:“吾族子弟习剑术、会骑射,能上阵杀敌者有一二十人。壮年宾客、徒附、奴仆约近百人。”

两汉的士子承袭前秦遗风,大多文武双全,所谓“出将入相”。相比别的一些士族,荀氏专以儒学传家,尚不算太重视“武事”的,但凑一凑,也能凑出一二十个能上阵杀敌的子弟。荀衢、荀贞、荀成、荀祈都是擅长骑射、击剑的。

宾客、徒附、奴仆近百人,不多,但荀家上下奉行荀淑不治家产、精於德行的作风,有钱的人家不多,能拿出这么多人已是不易。料来,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荀衢贡献的。荀氏诸房里,最富足的就是荀衢家了。

荀贞说道:“不知兵器铠甲可够?我在西乡放的有一些兵铠,可以拿出来供族中使用。”

荀攸笑道:“不用你说,我已替你毛遂自荐了。不止你藏的那些兵器铠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