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谦,我适才问你对乡佐一职是否有意,固为笑言,但是有一点却不是说笑。”
“什么?”
“我确实很想你能留下来啊。……,你愿留在本乡,为我佐助么?”
“留在……。”乐进完全没心理准备,陡然听荀贞说出这么句话,登时一愣,回过神来,说道:“留在本乡?”
“你也看到了,我今为乡有秩,治下虽不过一乡之地,民众只有万余,但要想治理好,也是不易。我身边的这几个人,如阿偃、小夏等,大多有勇力而不通文书,文谦你文武双全,我很想你能留下来助我。”
“这,……。”
荀贞一面留意乐进神情,一面佯作大笑,说道:“文谦,我这绝非是在勉强你,你若是不愿也没关系!我也知这乡中太小,恐怕留不住你这个大才。你有何想法,尽管言来。”
乐进已经加冠,是可以出仕的年龄了。他原先在乡中时也有过出仕的念头,只是因他一个出身不高,二来又无名师作为招牌,故此默然无名,不被乡人所知,虽有此心,奈何无人引荐。
不过,此时听了荀贞的话,他却也没有欢喜,而是踌躇不定。
他想道:“贞之待人友善,与我一见如故,在一起的时间虽还不长,但我二人言语投机,意气相投。以他的为人,我若留下,他必不会亏我。且家中有长兄在,也不必担忧父母。从这两方面看,我留下来也是无妨。……,只是?”他环顾俭朴的堂内,又望向院中的窄小。
“只是贞之今才为乡有秩,治下一乡之地,遍数吏员,五六人而已,且多是斗食、佐史。——我留下又能做些什么呢?乡佐非我愿,佐史还不如乡佐。难不成做一个吃闲饭的宾客?”这更不是他愿意的。
他尽管出身寒门,不敢说有远志,但也是有些志向的,很小的时候就羡慕县令、郡守出行的壮观场面,曾经私下里憧憬:“有朝一日,若能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