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荀贞很快又感受到了受人爱戴的滋味。他脸上含笑,顾盼左右。
陈褒侍立在侧,偷窥他的表情,心道:“早前问荀君之志,他说县吏非其所愿。今观其举止,不是‘县吏非其所愿’,而是县吏根本不能包容他啊!”对荀贞为何来做亭长更加好奇了,不过他忍着不问。
有了之前给自己的提醒,荀贞牢牢记着来当亭长的目的,里民们的敬畏不能使他得意,同样里民们的爱戴也不能使他忘乎所以。他承认这种感觉很让人享受,但依然保持着清醒,谦虚地请里民们起来,笑道:“休息得也差不多了,准备开始下一次蹴鞠罢!”
……
江禽的猜测一点儿没错,荀贞“善则称人”的举动被在场的里民们传播开来,第二天下午就传到了乡亭。高素听说后,欢喜非常,不住口地问报讯的宾客:“乡人如何说我?”
宾客凑趣,夸大其辞地说道:“少君的恩义传遍乡中,乡人都说:便连高阳里的荀氏也夸赞少君呢!都以与少君同乡为荣。”
在荀贞来找他的时候,高素没把高阳里荀氏放在眼里,但这会儿听了宾客的话,却欢喜得手舞足蹈,说道:“荀氏也夸我了!荀氏也夸我了!”想那高阳里荀氏天下知名,是党人中的党人、清流中的清流,便是士子儒生也会为因他们的一句夸赞而兴奋异常,何况高素呢?他没把荀氏放在眼里是一回事,但得到荀氏的夸赞是另一回事。
高素坐立不安,搓着手,喜笑颜开地说道:“那五千钱是程偃的欠债,我既已不肯收,就不能算我出的。荀君以厚实待我,我不能坐受虚名。”
“少君此话怎讲?”
“我要实打实地出钱!”
“出多少?”
“五千,……,不,一万!”
高素说做就做,撩起衣袍就出门,到了门口,鞋子都来不及穿,只趿拉着,小跑似的,一溜烟到库房去,命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