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看重的,那是在国内改革开放,国企兼并的大浪潮,黄宏年基本可以算是吃掉最大一块的那个,能与之肩,没有几个。
当其回到华夏之时,他那些已经当领导职务的学兄学弟,很自然的给他提供了大量的方便。
在方辰的记忆,其至少收购过三百多家国企。
除了其庞大的关系之外,另外一个是,黄宏年背后的资本太过于雄厚了,除了自家的金光集团,还有李超人的和黄公司,美国摩根士丹利集团,东倭的伊藤忠财团等等。
这些企业投资了一个叫做香江华夏策略投资公司,简称为华策,由黄宏年执掌。
黄宏年一出手,便是大手笔。
在祖籍鲤城,市里一二把手希望他在鲤城搞个项目,黄宏年问,市里一共有多少个厂。
市里说,四十一家。
黄宏年大手一挥,一起全合了行不行?
市里向省里请示,两天后,省里同意签订意向书,并且在7月1日前夕,在香江正式签下了合同,作为给党71周年的献礼,这哪是一个外国人会想到的事情。
最疯狂的是在大连,一口气吞下了一百多家国企。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黄宏年收购企业,是出了名的人不换,事不管,人还是企业原本的管理人员,业务也没有做出任何的改变,黄宏年所做的只是派几个财务在诸多公司游走。
用一堆真金白银,来换一张轻飘飘股权证明。
而企业得到了资金注入不说,还摆脱了面的诸多婆婆,从需要向轻工局,商业局等政府机构负责,变成了只向黄宏年负责。
企业仿佛一下子迸发出了无穷的活力,这被称之为华策现象。
至于说,华策具体是如何盈利的?
华策将这些企业收购之后,开始打包市,甚至出售,华策看的企业,基本都是本身具有不错盈利能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