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不去的,我这样问你,灾年,城里所有粮商的粮价都涨了三倍,你涨了两倍半,在老百姓的眼,你是好人,还是坏人?”方永年说道。
方辰一口咬定,“好人!”
在那种情况,哪怕涨二倍八,都是好人,甚至是万家生佛了,或许是因为这一点点的差价,能使一些人多吃一口饭,从而活下来。
“这不得了,环境如此,人是要随波逐流的,大家都这么做,你不这么做,那是要吃苦头。一个人其实一般人能够心善一点点,那他是个大善人了。”方永年幽幽的说道。
方永年长吁一口气,接着说道:“人们总说好人有好报,但很多时候,好人是没有好报的。”
“我给你讲个故事,那还是民国年间,闹饥荒,镇里的其他大户都是大门紧闭,家奴们拿着枪站在土堡,虎视眈眈的看着下面逃荒的人群。”
“可是偏偏有一家大户,大开门户,在门口煮粥,布施这些逃荒的同乡。”
说着这,方永年的突然停顿了一下,双眼看着天空,仿佛陷入了回忆之。
“那结果那?”方辰忍不住问道。
“结果!”方永年冷笑了一声。
“灾民们听到这里有粮食,人越聚越多,大户眼见负担不起了,想关门自保。”
“可是灾民们怎么可能愿意,闹了起来,大户被迫无奈,只得继续开仓放粮。三天后原本满满的粮仓被吃的空空如也,大户这时再次出面劝说灾民们离开。”
“可是好不容易吃口饭的灾民,自然不可能同意,即便见了空空如也的粮仓,也执意说大户家里还藏的有粮食,非要搜家不可。大户当然不肯,红了眼的灾民们活活将大户一家打死,在整个宅院里翻了个翻天覆地,却没有搜到一颗粮食,这才知道自己错了,匆匆把大户一家收了尸,然后继续逃难去了。”
听完这个故事,方辰不由的浑身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