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开了个角门,就成了前后两进的院落,而且有前后门,分别开在两条巷子里,张铜匠还住在前院,张勇和金花带着巧巧住在后院,彼此间很亲近,又相对有私密的空间,很是舒服。
若是家里不宽裕,两套院子,再匀出两间房来给张猛娶媳妇也是可以的,巷子里的许多人家都是这般,娶儿媳妇有时候只有一间房。
但是张猛这两年成了杂货铺子的掌柜,后来又兼管着北门内的铺子,正正经经的大掌柜了,每年收入虽然还比不上大哥张勇,但绝对是称得上打工族的金领一族了,再置办一套小院做婚房并不困难。
而且,宋玥觉得小子挣了钱没飘,去置办什么几进的大院子,实在是值得嘉许。
这个时代,置办住房改善居住条件可以,但置办个大院子就不如去买些田亩或者铺面了,那样钱都会生钱。而这个时期的房产增值却是有限的,用来投资并不是太好的选择。
杂货铺子后边的房子,宋玥也是有印象的,那边临河,不临街,做铺子不行,地势却不错。而且,前街南边的巷子,相对地比街北的巷子,房舍更整齐些,居住的也多是一些殷实人家,还有平京府的小官吏,包括已经升为正八品经历的赵家,虽说还是低等官员,却一步一步升起来,几年做下来考评都是优,过完年,范知府两任到期,要回京述职,赵经历虽说不用述职,却据说还要再升一格,那可就是七品推官,正经吏部在册的官员,调到县里,就是一方父母官了。
呃,扯得有点儿远了。
宋玥笑着道:“在铺子后边安家很方便,很不错。”
巧巧眼睛弯弯的,连连点着头道:“说起来,还是我阿爹遇到的,他最近早晚没事儿就在巷子里走动、溜达,听人说那边巷子里有一户要搬走,立刻就去问了,这才定下来。据说,那院子晚一步就给别人抢了去呢!”
后边巷子里住的都是殷实人家,宋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