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放血还是轻而易举的。
听到这些廖铭禹也是一阵头疼,看来还是小看缅甸战场对装甲部队的影响了啊。
的确…这款三十年代初期的坦克至今来到华夏已有十年的光景了,本身性能还是挺不错的,但架不住国府军队的粗糙对待,长期保养维护的不到位也使得其使用寿命大打折扣。
再加上东南亚恶劣潮湿的气候环境,对于这款二战前的坦克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也是t26故障频发的原因之一。
说白了到了一定年限发动机都需要大修和维护,而在战场上哪里有时间去搞那些?只能先用应急的方法渡过难关再说。
200师的人甚至用装甲车和卡车在前面拖拽,但这样的还是拖慢了整个队伍,再加上日军的袭扰,部队完全是在以龟速前进。
廖铭禹阴沉着一张脸没有说话,他手底下还压着另一张纸,那是龙文章从发来的求援电报。
对于一团死守腊戍的计划师部参谋们褒贬不一,有些觉得既然队伍的弹药已经告罄,自身后援又不能及事到位,不如趁现在毁掉物资撤出腊戍,以保全部队不出现重大损失。
还有些人则认为腊戍作为缅北重镇,铁路、公路两交相通,本身就是一个交通要地,其地理位置格外重要。
如今一团占得先机,势必要想尽一切办法死守腊戍,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这样整个战局才能打开,否则进入缅甸的主力部队都将受到两面夹击的风险。
两拨人为此争论不休,其实廖铭禹也更倾向于第二个意见,毕竟就这么放弃才攻下来的地盘,那以后再想要再打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要是一般都地方也就罢了,存人失地的道理他还是懂,但腊戍的位置太重要了,重要到哪怕是付出一定的代价也得将它牢牢控制在手里。
如果被小鬼子53师团重新夺取,这里完全就变成了他们继续北上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