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也算是一个怪人,正好和这书趣味相投,就买下了。然而赵步理高估了自己的文学素养,打开后发现书中大部分是文言文,而且前言不搭后语,根本看不懂。所以打那之后这本书便被束之高阁了。
这会儿,他也不知哪儿来的瘾,怀着好奇心拿起书翻开了第一页,上面写着一句话:
不为怪医,宁不为医。
这句话也是让他当年冲动买下书的原因。
他还记得,这本书当时花掉了他大半个月的生活费。书中文言文和英文穿插的叙述方式让人十分费解,其中有一些解剖手绘图,精细地描绘了肌肉、血管和很多古老器械,从中能看出作者多年来积累的深厚绘画功力。图上还有些密密麻麻的标记,似乎是数字,混杂着英文字母。虽然看不懂,但笔记的主人应该下了不少功夫。
赵步理信手又翻开几页,咦,这写的好像是……民国的手术室?!他好像能读懂一点了。
赵步理突然觉得一阵恍惚,好像一头栽进了冰冷的湖水中,原本昏昏沉沉的脑子瞬间清醒。之前那些看起来十分费解的符号和文言文,重新排列成一段段浅显易懂的文字,从眼前划过。他疯狂地读取着这些信息。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由不同的画面拼凑出一个手术室。笔记中记录了器械台上每一把钳子的型号和作用,这些文字轻而易举地就在他脑中形成图像,投映在视网膜上。手术台和古老的麻醉机如同一面面镜子围绕着他。
这是……1934年……
果真是民国的手术室!
原来民国时期的手术台这么原始,但居然已经有电刀了?我还以为几十年前才开始用电刀的。等等,那电刀怎么像电烙铁?原来不是刀啊,就是个尖头烙铁。那岂不是开个胸就得出400毫升的血?而且刀口居然有三十厘米这么长,要是做个右肺的手术,从前到后划拉开一半,人都快被撅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