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它们又去哪里了?
如今任何疾病一直梦寐以求的治愈率都远高于过去。我们有了先进的治疗手段和器械,就连过往的那些治疗理念,我们有些都嗤之以鼻。
我们真的能够完全抛弃过去吗?
一次,一名年轻医生险些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是一个胸腔积液的患者,他来医院想做个胸腔的穿刺,把积液放出来。这要是在过去,可能直接在病房通过查体判断积液后就穿刺了,用的是叩诊的方法,就是用左手中指贴在患者后背上,用右手的中指敲击左手中指的第二指节。如果下面是肺组织的话,会发出清脆的“砰砰”声,如果下面是积液,就会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就像我们拍西瓜看生熟一样。
现在我们有更先进的手段了,年轻医生让患者去B超室做了个定位。B超会在这个患者的后背上画一个叉,意思是从这里穿刺最好。但是这个患者不明就里,以为只是个标记而已。他看大夫还没来,就去洗了个澡,把标记也洗掉了。
他担心大夫回来说自己,就找护士要了根记号笔,想自己照着皮肤上的印子描。可幺蛾子就出在了这里——他看不清后背的印子,就用一只手把后背的皮肤往下拽了拽,这才看到了那个印子,标记上了。
穿刺的时候,年轻医生看见后背的叉号,想都没想就开始准备穿刺,消完毒,碰巧这个时候他的师兄走了进来,看到他要穿刺的部位,皱了皱眉头,问他:你有没有叩诊,这是第几肋间(肋骨中间进针)?
年轻医生挠了挠头,在师兄的呵斥下重新定了一下位置,惊讶地发现这个地方已经是第十肋间了。他在消毒的时候也觉得位置很低,但是没有多想就要操作。如果针真的扎下去了,扎的可就不一定是胸腔了,很有可能是肝脏或者腹膜后的其他器官,会造成严重的大出血,至少是不必要的创伤。
这个教训让这个年轻医生明白了,在临床上,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