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管抄录下来便是!”
众看客这才起哄叫好。
而这戏剧性的一幕,又迅速一传十十传百的传遍了京城上下。
内中倒有不少人都好奇,那随笔里究竟写了些什么。
然而自此之后,连着两三日不见有什么动静。
众人便纷纷议论,说是当日投递纸团的,多半是个见财起意的骗子。
又有人好奇那真正的贼人,缘何不照葫芦画瓢换了这三千两赏银?
难道是薛家的账本上,还藏了什么更值钱的秘密?
这事儿本来就一波三折,何况还有焦顺暗中推波助澜,一时热度无两。
而也正因如此,各家报纸都不约而同的增刊了吹捧梅家、踩底薛家和焦顺的文章。
转眼到了九月初五。
这天早上菜市口的断头台上,竟不知被谁贴了数十张抄录的文章。
正中又挂了一条血色横幅,上书:
某原本只为图财,不想却横生义愤,特将薛氏随笔全文张贴于此,由世人评说!
与此同时。
各家逢五发售的报纸,也已经被分发到了报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