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得了名声早晚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再退一步讲,就算他们自己无法出仕,后人子弟也多半会能受其遗泽。”
“而大人您……纵能凭此换来些名声,又该如何折现?”
“太妃娘娘已经年过半百,何况主政的毕竟是今上……”
柳芳这次没有再打断焦顺,而是随着他的发言,面色不住地变幻。
说也是啊,人家得了名声是能折现的!
而自己……
当年全仗着姐姐得宠,自己才得了赐同进士出身,又一步步高升到了大理寺少卿的位置。
可如今姐姐早已经年老色衰不说,太上皇也因为眼疾而退位了,自己卷土重来的契机只會越来越少,甚至近乎於無!
而后人子弟……
他虽有个儿子,却是不学无术;至于弟子么,文人当道的时候,谁会主动去拜一个外戚为师?
就真有那樣的人,柳芳只怕也信不过!
那这一来,自己拼着承受欺君罔上的罪责,跟许良闫俊辰同仇敌忾,到底是为了什么?
“大人。”
焦顺适时又提醒道:“下官说这些,此事无论利弊,首当其冲的都个必然是许、闫两位大人,可他们的利弊,却未必是您的利弊啊。”
柳芳细一琢磨,这话也同样不无道理,倘若拖下去,任由那些学子堵门,自己固然不会好受,但许良和闫俊辰这两个正牌子读书人,所受到的各方压力只会更大!
许良也说了,两害相权取其轻……
对他二人来说,保持读书人的立场是危害最小的,可对于自己而言……
自己真的能算是读书人?
那些读书人几时将自己当做正牌子读书人?!
这么算起来,反而是拖延下去对自己更为有利——至少不会白白便宜了许良和闫俊辰!
想到这里,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