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寻宝从英伦开始 > 774 意外发现

774 意外发现(2 / 4)

以想要破解爵的用途就必须要以鬯酒作为突破点, 而这种是什么酒你, 郑玄注《周礼.鬯人》说:“鬯, 酿柜为酒。”

同时在《说文》称鬯酒“芬芳条畅以降神”,意思是说,它是用来给神享用的。但问题是至少在这个世界上神不可能张开口喝酒。于是古人展开想象,创造了两种“喝法”。

一种是直接流传到今天的一种做法,那就是就是把酒洒在地上;另一种主要是尽可能的挥发酒的香气。《礼记.郊特牲》记载:“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嗅)也。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为《尚书.君陈》作疏也说:“芬芳馨气,动于神明。”鬯酒的配料是郁金香草和黑黍。

在进行裸礼的时候,会在爵的底部加小火慢烤,被火烤后,郁金香的酒味四散,正好给神闻一闻。这种闻的行为,叫作“歆”。

爵里的酒,也会用于“灌地”礼一倒在铺在地上的茅草束上,这就是《礼记.郊特牲》里说的“周人尚臭(嗅),灌用鬯臭(嗅),郁合鬯,臭(嗅)阴达于渊泉”。

也就是说,香气往上飘为“歆”,酒味往下倒为“裸”,一个祭祀,等于天上地下的神或祖先都享受到了这份祭品, 而作为礼器的三足爵就是做这個的。

至于真正用来喝酒的爵则是一种瓒形爵。根据郑玄注《周礼.典瑞》称:“于圭头为器,可以挹鬯裸祭之,谓瓒。”

在《考工记.玉人》里,郑玄又补充说:“瓒如盘,其柄用圭。”就是说,瓒的形状,前面像个圆形的盘子,后面有个手握的柄,一般是圭形,按今天说法可能像一个大号的汤勺。

这两个东西看上去完全不一样,至于为什么被认为是同一个名字是因为在1976年宝鸡云塘出土的伯公父瓒。

伯公父瓒的前面,是个敛口鼓腹的容器,容器下有外撇的圈足,后面有圭形的手柄,柄上铭文写道:“伯公父作金爵,用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