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实在是太令人高兴了。
只是,一想到打下吴越国,赋税甚至比这还要多几倍,那就更令人兴奋了。
“大理国、渤海国,真腊国,其纳贡多少,政事堂可以参考一下高丽国,比如大理,其地多铜山,可以让其纳铜,以此类推,必要其纳贡入朝,方肯罢休!”
李嘉懒得去对这几个小国进行规划,直接交给政事堂去办,因地制宜的纳贡,多人性化,不能太死板了。
“喏——”宰相们脸色不太好,君子谈利,总有些奇怪,但乱世多年,早已经习惯了国主谈钱的传统。
比如孙光宪,他就不以为然。
南平国国小民寡,可怜的很,甚至经常劫掠贡品来缓解财政问题,以至于高氏有高癞子的外号。
一个铜钱都得紧着花。
如今的大唐,虽然地域广阔,但年入上千万贯,可以说令人羡慕嫉妒了。
“陛下,这些纳贡,不知是纳入户部,还是内库?”
孙钊虎视眈眈,这么一大笔钱,对于朝廷来说真是大补啊!
“朝廷如今也不缺乏钱粮,至于这般吗?”
李嘉无奈地笑了,看着几位宰相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他不由得退了一步,这恐怕就是政事堂答应剥削属国的条件吧!
果然,只要钱财到位,一切都好谈。
“一半一半吧!”李嘉摇摇头,感慨道:“如今少府寺和内侍省人员越来越多,开销也大,不能全部给你们,我就只有一半吧,具体的你们就去少府寺去商量吧!”
“陛下圣明!”
见到皇帝这般吝啬的模样,宰相们的心情,突兀地就大好起来,虎口拔牙,着实难得。
这般一来,户部每年又多了百万贯的进项,可谓是意外之财,令人欢喜。
至于对于皇帝的哭穷,他们心中腹议不止,少府寺一年的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