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又出示使节印信,被顺利放行。此时风小,航行度慢下来,人们收了帆,慢慢航行……
又过了好几天,罗兴等人到达了淀川河口的渡边津(大阪港),然后遇到了曰本国的官员,正副使及向导翻译换船跟着官员前往平安京。
实际上罗兴等人用不着翻译,曰本国接待的官员会说汉语,他们的史册也是汉字写的,文官多少都会读写,不会写的,也当不成官。
如此,罗兴等人就摈弃了翻译,这翻译只能与平民小吏交谈,官员不需要翻译,他们就与官员直接交谈起来,关系拉近了不少。
等他们随船到了平安京时,大家瞬间有种似曾相识的感受,仿佛回到了家长,而不是来到异域,眼前的建筑布局,根本就类似图画上的唐朝长安!与番禺城也极其相似,毕竟番禺城也是按照长安来建造的。
曰本国的建筑较为低矮,官员百姓服侍礼节,比岭南更加返古一些,袖子衣领也宽松一些,百年前的唐服相差仿佛。
看到这,罗兴也读过几年书了,有些羞愧,祖宗的礼节衣裳,竟然遗失了大半。
不过在岭南这样穿,的确要被闷死,太热了,心中的羞愧瞬间消散大半。
熟悉的感觉让罗兴对倭国的印象非常好,他对副使道:“未曾想到倭国也是王化之地,前唐时期的遣唐使想来也不假,以中原规矩来办,此行应该顺利多了。”
副使笑了笑,显然比预想中的情况好得多,道:“使君言之有理。”
罗兴等人被带着先在一个低矮的府苑里递交了大汉国书,然后就被安顿下来,没见着倭国国王。
见此,众人心情下沉,与预想中的很不一样,罗兴发现此国官吏比较缄默谨慎,问的话一般都得不到明确的回答,倒是倭国商人向导比较好相处,不过商人了解的东西太少,只能得到一些人皆知道的信息,并没有他用。
此时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