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
片刻之后,皇帝陛下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走出龙椅,踱步来到严宽的面前。
皇帝陛下拍了拍严宽的肩头,神色有些苦涩,勉励的说道:“严宽,朕这就命你前往中原道接任淮安侯的职位,你择日出发前往中原道主持那边儿的一切事宜。
至于淮安侯,即日回京,不得有误。”
“臣谢主隆恩!”
严宽听到这话,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事情进展的格外顺利,严宽来之前的想法竟然和皇帝陛下不谋而合,这实在是太好了。
如此一来,这个问题就得到了最好的解决。
严宽的那个便宜老爹原本拥有很大的权利,但也正因为如此,淮安侯却不得不畏手畏脚的做事情,瞻前顾后许久都没有进展,怕的就是被人抓住把柄,进而跟皇帝陛下进谗言。
但是严宽不一样,作为唯一一个在皇帝陛下有危险愿意不惜一切挺身而出的人,整个京都城里,即便是那些礼部和严宽不对付的家伙,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严宽对于皇帝陛下、对于整个大唐的忠诚。
再说了,新世伯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尚未及冠的孩子,一个孩子主持这么大的事情,即便是处理的再好,还能好到哪儿去?
淮安侯即便是处理的再差,难道还比不上自己的儿子吗?
不管是中原道的那些士大夫,还是京都城的文武百官,想要的不过就是四个字——取消新政。
新政到了新世伯的手里,总比留在淮安侯的手里要强的多,失败的可能性也要大的多。
到时候,只要新世伯失败,那就用事实证明了丁田合一的新政是错误的,是不可以实行的。
实行丁田合一的中原道,不断百姓们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朝廷还收不上来任何的赋税,那样一来,即便是皇帝陛下再怎么的想要推行如此新政,都必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