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甘露之变 > 尾声

尾声(5 / 7)

时的郑注,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赶紧逃跑。然而,他非但没有跑,反而在家里静静等待,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静。

仇士良控制了京师局势后,立即派人持密敕给凤翔监军张仲清,命他立即杀死郑注及其亲信。张仲清也是一个大宦官,他得知京师发生了巨变,心中恐惧,六神无主。押衙李叔和为他献计,建议以召郑注议事为名,将其诱来,事先设下伏兵,一举杀死。张仲清遂依计而行。

以郑注之才智,当然猜得到这将是一场鸿门宴。出人意料的是,他不但欣然赴行,而且当李叔和要求他将亲兵留在外面的时候,他还完全照办。因为他来之前便想好了对策,他是来讲和的。也就是说,他想像以前投靠王守澄那样,重新投靠张仲清。他本来就是个江湖人物,是个赌徒,为了身家性命,他愿意再赌上一把。而且他有这个自信,也有这个本事,他滔滔不绝的口才不但曾经使他化险为夷,而且平步青云。

郑注进来后向张仲清恭顺地见礼。张仲清也很客气,请他落座,然后叫人上茶。这让郑注看到了希望,他礼节性地端起茶,打算喝完一口就开始大展辩才。然而,就在他举杯饮茶之际,他身后的李叔和抽出刀来,当场杀死了他。

临死前的一刹那,多少还是有些壮志未酬的悲哀吧?

他的一生,经历了不少惊涛骇浪,他原本靠宦官进身,之所以孤注一掷,是希望靠诛杀宦官获得更大的晋身。然而,到头来,他也没能闯过这最后一关。

更让郑注死不瞑目的还有一场血腥的大屠杀,不但跟随他的亲兵尽数被杀,郑氏亲眷也不分老幼全部被杀。亲信幕僚如节度副使钱可复、节度判官卢简能、观察判官萧杰、掌书记卢弘茂、魏弘节等也全部遇难,“死者千余人”。

但也有人说,魏弘节并没有死,而是逃去了蜀地,许多年后,还有人在成都锦江边见过他。

李训和郑注这两个颇有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