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的前程和些许的利益,该如何选择,其实并不难选。
更何况,他也不需要去贪污,身为中书府令,他俸禄已经是罕有的高俸,还有一定的平税田。
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现在太平道内是田土越多,收税越重。
身为官员,按照品级,可以拥有一定的平税田。
平税田并非是不要交税,而是说取消其因为土地过多需要多纳的田税,但是还是要缴纳基础的田税。
许攸坐在椅子上冥思苦想这些事情,许安自然是对其毫不知情,不过他叫许攸过来确实是要问责。
“道政府管理道政,中军府管理军,而中书府管理民政……”
许安坐下了身来,他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邺城府衙的大堂,虽然经过了改善,但是首座所处的位置比起其他的坐席要高上许多,同样坐下之后,许安也是能够俯视着许攸。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掌管中书府有差不多三年的时间了吧?”
许攸浑身一颤,连忙回答道。
“是。”
中书府原本是阎忠掌管,不过阎忠因为身体的原因逐渐退居幕后,他才在开国前不久卸任了中州布政使的官职,逐步接管中书府的工作。
开国之后便被委任为中书府令,并入内阁。
“三年的时间,应当足够能了解国内的大小事务。”
“这么久的时间,你难道就没有发现什么端倪?”
许安语气微厉,将手中握着户部文册直接丢到了许攸的脚旁。
“户部归中书府管辖,军需后勤虽然是归中军府管辖,但是都是要走户部的流程,经过户部的统筹,各地巡抚、军事主官我确实给了临机决断之权,但是所调动粮草钱银都必须要上报户部。”
“四方兵战耗耗费巨量,动费万计,国库长期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