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剑砍中也会受伤,面对强敌也会畏惧,同样他们也有各自的家人,只是他们很多人的家人早已经死在了连年的动乱之中……
黄巾军中的风气和汉军之中的风气可谓是天壤之别,截然不同。
在汉军之中,贪墨功劳,克扣物资这些都是习以为常之事,能够记得给主功之人分润一些的上官,都已经算是罕见了。
军侯一级的军官基本都是世家出身的子弟,他们这些普通的良家子根本就不够资格,最多升任到了屯长就已经到了头。
但是到了黄巾军之中,这样的情况便就此消失,统计战功的军中的军法官,也就是当时军中的符祝,军官也不会贪墨战功,他们自有指挥作战之战,和普通军卒的斩首之功区分了开来。
直到现在韩才仍然记得他们队内的那名黄巾军符祝,也记得那黄巾军的符祝为他讲解的经义。
没有以往汉军之中那森严的阶级,所有人都相互称呼对方为同道,军官除了在训练之时严苛之外,在平时都是和颜悦色。
所有人吃饭都是在一个锅中,甚至包括营官在内。
韩才从未有想过能凭借军功升为军官,但是在连番的大战之后,踏着尸山血海,他的军职一路水涨船高,没有人克扣他的军功。
他最终凭借着功劳成为了武卒营中的一名屯长,指挥上百人,成为了一名黄巾军中的一名军官……
听着驿站内噪杂的人声,韩才靠在椅背上,缓缓闭上眼。
时间再次回到了初平三年(192年)时的华阴,那是他经历的最后一战。
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真实。
“天地自有神宝,悉自有神有精光……”
“随五行为色,随四时之气兴衰,为天地使,以成人民万物也……”
耳边噪杂的人声已经变成了恢弘的诵经声。
黑压压的董卓军甲士手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