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黄天之世 > 第七百三十四章:内阁制、三府六部。

第七百三十四章:内阁制、三府六部。(4 / 7)

,但是许安允许所有人入朝不趋,穿履上殿,这两件事不再作为特权赐予,而是作为了常态。

宣政殿正殿,殿门大开,宣召声传到了前殿。

前殿百官应召而来,很快便已经抵达了正殿的殿门。

太平道一众重要的将校官员在阎忠和龚都的带领之下走入了正殿之中。

许安抬头看向殿门,站在了原地。

“参见君王。”

一众官员将校皆是微微躬身,双手作揖,举起了手中的笏板,向着许安行了一礼。

许安还废除了“臣”这个称呼,“臣”,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凡臣之属皆从臣,因而废除。

许安也是同样回礼,绕了座椅一圈,这才坐了下来。

笏板最主要的用途,是中国古代大臣朝见君主时,用来记录君主的命令或旨意,也可用来书写向君主上奏的章疏内容,为备忘提示用。

《释名》∶“笏,忽也,备忽忘也。”

《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

有些时候笏板还有另外的作用,就是挡住自己的脸,上朝面见君主眼睛要望着笏板,而不是直视君主,以此表示对君主的敬畏。

不过这样的礼节自然是被废除了,笏板的作用也只剩下了礼仪,还有备忘的功能。

宣政殿内一众官员手执笏板,站于正殿之中,他们的眼神都汇聚在许安的身上。

太平道建立的明国,并没有法律规定不能直视上官,还有什么仰面视君,便是有意刺王杀驾的陋规。

大部分的跪拜礼都被许安废除了,至于为什么还有一部分的跪拜礼没有被废除,这自然是要看场合,毕竟祭祀的时候不跪拜,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还有便是汉时多是跪坐,有些跪拜礼,其实就是相对而坐之时的礼节,跪坐是长久以来养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