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上的垄断,以及凭着他们良好的家风,却依然能够得到维持和发展,保持世代不替的传承,并因此被社会所推崇认可,让他们得以门第不减。
这些世家大族中才行兼备的青年俊杰,和端庄娴淑的大家闺秀,成为当时朝野竞相追逐的婚娶对象。
出于维护高门地位和尊贵血统,五姓七家为代表的高门,推崇门第婚姻,喜欢亲上加亲,借以维持社会地位。而另一方面,他们也开始适应新的形式,跟朝中新贵们有选择的联姻,借以争夺政治上的地位,同时还借机索取赔门财,获得经济利益,并借此进一步抬高身份。
而如房玄龄、魏征、秦琼、程咬金、张亮、李绩等这些出身于山东,却又多数为庶族地主出身的豪强军功新贵们,也急于想借助这些名门士族的名声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看中这些名门子女的良好家风和教育。
但是这种联姻,其实是深深触痛了皇帝,并损害了皇帝的核心利益的。李唐皇家关陇集团出身,几朝以来都是沿续的关中本位制度,山东五姓为代表的这些大士族自矜门第,严重影响朝廷和皇家的威权。
李渊父子都试图要建立的是以李唐皇族为中心的新秩序,这个新秩序的标准,就是以朝廷官爵的高低来划分。
但这种新标准,必然使的许多寒门庶族,甚至是原本地位低下的地主豪强们也凭借着在新朝的官爵位列在传统的士族门阀之上,自然也就在民间不容易被接受,更为士族们所反对。
虽然在隋朝时就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士族做为特权阶级已经消失,不复魏晋时的那种高高在上,可崇尚郡望门第的社会风气,却也是数百年来根深蒂固,不可能一朝而变。
李世民让修氏族志,修了好几年了,数易其稿,到现在都还没有完成,始终不能让李世民满意,主编的官员换了几拔,究其根本就是李世民要打破原来的郡望门第标准,改成现在的官爵品阶标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