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皱眉,觉得有点不太舒服。
这个秦琅,怎么也不向自己奏报?
还在生朕的气吗?
皇帝合上信,闭目沉吟良久。
第二天,皇帝召开廷议。
宰相与重臣们参与。
会议开始之前,皇帝先把太子承乾的那封信让大臣们传阅。
“太子虽年轻,可提出的却是老成持国之策,朕觉得很不错。今天,大家就再议一议,东突厥的处置问题,还有漠北和西域的问题,大家放开来谈,但今天得谈出一个结果来。”
“这事已经拖的太久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重臣们看过太子的奏章后,心里都是一个念头,这明明就是秦三郎的想法,不过是借太子身份提出来罢了。
但大家也都觉得,秦琅的提议确实还是综合了朝堂上几派观点的。
唇刀舌剑的议了一整天,中午饭都直接送到殿中吃的,皇帝的原话是今天议不出结果来,就不要出殿,就算议到夜半三更,都得出结果。
于是乎,大家耗了一天后,也都没那么硬了,最终还是勉强得出了一个结果,与太子的建议相当。
皇帝先是册封突利为东突厥大可汗,但实际上是留在京师,授右卫大将军,封爵北平郡王,食邑七百户。
赐颉利可汗归义郡王,右武卫大将军。
册封和顺郡王、左武卫大将军李思摩为东突厥左贤王,化州都督。册封怀化郡王、右武候大将军杨国忠为东突厥右贤王,长州都督。
阿史那社尔、阿史那大奈、执失思力、契必何力分授公爵,册封为突厥东南西北四叶护,并各领一州都督之职。
加封薛延陀真珠仳伽可汗夷男为北地郡王,册封其二子大度设、突利失为小可汗,各封国公爵位,赐予旗号。
加封回纥首领药葛罗·吐迷度为怀仁可汗,封为奉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