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甑岛,石越村落。
一支身穿黑色精铁胸甲的军队,手持银闪闪的兵刃,在凛冽海风中,严阵待发!
大久保身形魁梧,骑在枣红色的大马上,手持近乎两米长的倭刀。
“将军,王守仁的军队已进入上甑岛。”
“设伏了吗?”
“埋伏了十门火炮,还有五百箭手在澎山。”
上甑岛地势多为山脉,且泥土多被海风或暴雨冲入海中,多为裸露的岩石。
故而少有人居住,几乎没有从南通到北的官路。
行军需要穿越山林,防守者能借地势占据先机。
大久保替沙漠国征战一百五十余次,率军守卫北面与肥后国接壤的领地,鲜有败绩。
这样的功绩,得益于他对大明兵法的研究。
他自幼熟读兵书,对大明的兵法极为熟悉。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
上甑岛有许多天然的关卡,利用地势伏击,至少能斩杀琉球四成人马。
那个叫王守仁的人,恐怕连隘口过不来。
“再加一百三撑弩!”
三撑弩,是一种木条下叠三层竹片为两翼的弩,威力强大无比。
它速度飞快,入物的深度也比最强的弓箭深一倍。
这种箭弩原本是守营用,不宜行军。
可如今守住隘口,能发挥它最大的破坏力。
正在这时,彭山上,二十门火炮,炮口齐齐对准下方的大路。
还有五百名箭手,埋伏于山林中。
威力巨大的三撑弩、五撑弩、七撑弩被搬到高地上,占据最有利的射击位置。
如此多兵力,组成巨大的杀阵,就算飞速最快的林鸟,也休想逃离。
王守仁骑着白色大马上,拿出单筒望远镜。
远处是一座高耸的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