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禄太低,诸如刘健和韩文,大地主出身,不愁吃穿。
出身最差的李东阳,也有弘治皇帝御赐的宅邸和田地。
其他官员,只能接受投献或纳贿。
但投献和纳贿都犯大明律法,还能有几个清官?
韩文看向严成锦,这小子又要开祖制了。
官俸折色,已有近两百年,向来是发一部分钱粮,一部分折色物。
这样一来,才能减轻国库的负担。
弘治皇帝心疼道:“朝廷每月发下的钱银,数以百万计,难道还不够?”
严成锦想让弘治皇帝查一查,大臣们家中的田地。
有人良田万顷,有人几分薄田。
但这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府上不仅良田万顷,还有好几条街的商铺。
“百官中,不乏寒门出身的子弟,而出行马车皆有规格,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李东阳委婉道。
弘治皇帝不知百官如何,他过得是极为节俭,平日也不看账。
刘健等并未反对,取缔折色,于他们而言,没什么不好。
如今府库充盈,只要有海南在,就能不断增收钱银。
弘治皇帝仔细考量了一番:“若降至折色一成,需多发多少钱银,户部清算出来,朕再定夺。”
韩文忙道:“臣遵旨!”
大殿短暂的陷入沉默中。
严成锦和李东阳等人都知道。
要来了,任命都察院的都御史!
只等弘治皇帝开口。
弘治皇帝长叹一口,道:“戴姗致仕,如今都察院需任一部堂,卿等以为,谁合适?”
严成锦稍微抬头,可是弘治皇帝好似故意避开他似的。
谢迁道:“陛下,不如调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林俊,来京城任职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