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台电视机和一辆自行车。
这样,就不能继续申请其他的票,比如冰箱洗衣机啥的,因为拿着这些票你也买不起。
对于所有村的申请,王昌平都是一一审核。
光是审核这些村的申请,王昌平都花了一个上午。
到了下午的时候,王昌平才给各村村长发放各种票券。
“王厂长,咋还剩这么多票券呢?我们不能再申请一些吗?”有村长朝王昌平问。
“想什么呢?这些票券我还要给厂里的工人分的。”王昌平说。
“给厂里的人分?他们买得起吗?才那么点工资。”
“你瞧不起谁呢?你们也就是运气好遇到了李老师,他借钱才让你们入股的,不然你们算个啥?还瞧不起厂里的工人了还,都给我滚吧。”王昌平不耐烦的挥挥手。
作为一个两千多人大厂的厂长,作为给国家创汇几百万美元的制衣厂厂长,现在王昌平说话那是底气十足。
回到厂里后,王昌平开始考虑怎么给厂里的工人发放这些票券。
厂里的工人太多了,每人一张是不现实的,所以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章程来解决。
“厂长,我们可以把票发给干活最勤快,最吃苦耐劳的人。”有手下人给王昌平提意见。
“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可以让工人自己投票选择最勤劳,干活最认真的工人,我们再把这些票券发给这些选出来的人就行了。
人是他们自己选出来的,我们把票给他们自己选出来的人,到时候他们也就没有意见了。”
“你这个办法很好。”王昌平点点头。
然后他朝这个手下人说道:“我决定就采取你这个意见,我希望在我还没有事实之前,你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任何人,不然要是泄露了消息我就找你。”
“厂长放心,我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