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涉足地产以后,更是不能超前经营,国内那些大的地产公司,国企央企除外,其他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在生死线上挣扎徘徊。
然而,猫有猫道,鼠有鼠道。
因此,很多人到东欧做生意,都是一锤子买卖,下次再也不来了。
他们从国内整来的几乎全是劣质产品,东西看着很新,根本不能用。
说实在的,就是这些产品很是影响了华夏制造的口碑,拉低了华夏制造的地位。
这种影响,往往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来克服和扭转。
沈光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他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为今之计,只能增加自身品牌的价值,让长城集团和其他品牌划清界线,表示,咱们不是一个世界的。
幸好,沈光林的长城集团来参加展会的地方是北欧,这里还没经过华夏劣质产品的洗礼呢。
因此,他们对华夏产品还没有太刻板的印象,直观的就觉得华夏科技应该是落后的,产品的性能应该也先进不到哪里去。
展会一开始,果然并没有多少人想了解华夏产品。
天寒地冻的,过来的都是学者,他们都是直接奔着沈教授的讲座来的。
面对这种情况,沈光林也是及时调整了策略:虽然我过来确实是为了兜售自己的,但你们也不能表现的太明显啊,也象征性的了解一下我们的产品撒,好好的试用一下。
不然,这也太刻意了吧。
然而,主动推销这招不行,只能另换新招进行强制兜售了。
所以,从第三天开始,沈光林的讲座就开始收入场券了,没有入场券,即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能入内。
沈教授的讲座确实不收钱,但是他收入场券,因此拦住了一大波东欧来的穷学者。
毕竟,想听课的门槛真的不低呢,要消费满1000美元,才可以获得一张入场券。
沈光林每开办一场讲座,听众们就要购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