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就有点少了。
不过,这也没办法,你们要是嫌钱少,那就不要过来了呀。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三条腿的人多的是。
当然了,大家过来参加项目组,又不是为了钱,是为了理想,是为了给白血病人做贡献。
因此,课题组内部并没有出现不和谐的局面,相反,大家还是很努力很勤奋的。
无他,都被沈光林实验室的这些年轻的小伙子给打击到了,什么小马,小牛,小苟,一个比一个厉害。
大家都是读了这么些年的书,你们是怎么学的?
还能怎么学,有竞争才有进步啊。
然而,研发新药的过程道阻且长,前行不易。
即便,沈光林的项目组能够找到对白血病有作用的化合物,从这里出发,到这个化合物能够成功的成为药品,还需要度过漫长的一段时光,更需要耗费无数的金钱。
不过,大家都不怕。
其实,沈光林对于伊马替尼也并不是一窍不通。
在他的那个时代,他也是看过《我不是药神》的,知道这种药是一种叫做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药,很多抗肿瘤的药也都是这个系列,只是不同的衍生物罢了。
慢慢尝试呗。
有目标,有方向,剩下的就是试错的过程了。
反正,沈光林实验室不差钱,而且他的实验室里也不差人,无论物理,化学还是生物,各个专业的人有的是。
慢慢来吧。
制药环节上的第一步,是药物靶点的选择。
只有靶点选择好了,才有药物合成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进行下去。
而关于治疗白血病的药物靶点,沈光林早就已经找好了。
从这里来说,他比大多数竞争者都厉害,百米比赛,他至少提前了70米。
沈光林一开始就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