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实验楼一楼,各种储存气体的装置都有,钢瓶,集装格,杜瓦罐,鱼雷车。
有些钢瓶上还标注着扶桑文字,一看就是进口的高级货。
“你们的氦气还是进口的?”
“嗯,从扶桑进口的,一家叫做大阳日酸的企业。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国内的产量跟不上,而且温度也不够低。”
大家不说话了,因为他们已经发现,现在实验设备上联的就是普通氮气了,而且是一台鱼雷车直接承接上去的。
那就实验一下吧。
一位学生用铜扳手把钢瓶阀门打开,让液氮开始,流通。
这是沈光林特意做的要求,因为万一有静电,万一钢瓶内的气体易燃易爆,那危险可就大了。
氮气开始在管道内流通了,这是一种特别定制的双套管,就是为了方便制冷和加热。
旁边就联有低温温度计,这种温度计其实也很贵的,叫做半导体电阻温度计,在极低温度下依然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
大家听着管道里呼啸的气流声,看着温度计上的数字在快速的降低。
0c,-10c,-100c......
大家都是内行,都知道,液氮的温度是?196 °c,随着数字向这里靠近,大家的心情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在初始冷却过程中,预制好的超导材料并没有通电,当等温度低到-180c的时候,苏教授让人给超导材料通电了。
此时显示是有电阻的,但是大家的心情更紧张了。
温度一度一度的降低,大家的心开始纠在了一起。
苏教授说了,当前这种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是-188°c。
大家想信,又不敢信。
万一他是说着玩的怎么办?
终于,当温度降低到接近-188°c了,大家更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