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班的班长正是陈康的专用司机,这也是他在改革示范区地位的证明。
“我都说了三遍了,你怎么还不信啊?”陈康苦笑着。
“哪有领导大过年不回家,还往工作岗位上钻的。”司机嘟囔着。
“你现在不就看到了?”陈康故意说道。
司机没有再说话,默默的启动了车子,车队开始在雪夜中缓慢前进。
过了半个小时,车队进入了东川县的地界,首先路过的就是改革示范区a号园区。
一年前,在改革示范区刚刚挂牌成立的时候,管委会内部就园区规划方案存在两种声音,第一种,是以东川县领导班子所支持的大型综合园区方案。
而第二种,就是陈康提出的,分布式模块化综合园区方案。
两者方案各有优劣,左伯卿是大型综合园区方案的倡议人,他认为,改革示范区的首要任务还是要先把框架撑起来,这种情况下,任何涉及到三年五年后的整体性规划都要让步。
毕竟如果改革示范区刚开始就没什么企业入驻,那就只能胎死腹中,再搞那些未来规划又有什么用呢?
当然,东川县支持大型综合园区方案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便宜,统一划归土地,统一三通一平,统一开工建设,这对于项目成本来说是最划算的。
而陈康则不这样认为,他觉得东川县产业中心改革示范区,是新时代的一次创举,必须要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自信,如果处处循规蹈矩,处处谨小慎微,那么最后只有得到一个平庸的结果。
陈康不是平庸的人,他也不想把自己亲手提出的产业中心概念变成一个平庸的试验品,既然要做,就必须从全局考虑,从未来考虑。
基于此,分布式模块化综合园区方案是非常有价值的,虽然它的项目明显超出部里和省里给拨的预算,但因为模块化设计,这部分成本其实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