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了门,收拾行李。
元心在门外像个孩子般恳求:“你不必理他说甚么,你尽管住在这里。”
铭心不出声。
元心退下了,又轮到元宗来敲门。
“铭心,他是怕我们渐渐听你的话,老人至怕权力转移。”
铭心在房内温和地答,“我只想休息一下。”
卓元宗以为她已平静下来,轻轻离去。
深夜,铭心提着小小行李袋下楼。
她以为没有人发觉她,直至开了门,经过园子,看到鲁妈站在前面送别。
铭心趋向前,握住她的手。
鲁妈轻轻说:“那一次,我的孩子也是这样静静离去,他之后没有再回来。”
铭心恻然,转头往宁静路口走出去。
她步行近两个小时才天亮,公路车开出来,她上了车,那日大雾,她记得很清楚,
就那样,她负气离开了那幢鸽灰色的大楼。
也许是她运气好,也许是她能干,夏铭心很快找到工作,安顿下来。
生活十分朴素,也相当充实。
可是,她没有忘记故园,那不是容易忘怀的个地方。
铭心在小镇教小学,一班廿二人,学生天真可爱活泼,给她精神上不少鼓励。
可是,午夜梦迥,没有一天不检讨自己:那日离开故园,是否太气愤,太仓猝,为甚麽不等人家起来,好好说再见?
也许,卓元宗有话要说,小小元心可以比较从容地道别。
一年之後,她又觉得自己做得正确:元宗是个病人,在家没有力量,何必叫他难堪,元声是叛逆分子,地位不高,元心还那麽小,他们自顾不暇,统统在严父影子下生活,又能帮她甚麽。”
悄悄一走了之,免却许多人麻烦,可以算是成人之美。
他们一直没有再同她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