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唏嘘惆怅也不能随意说出来。”
正在嗟叹,侦探社大门咿呀一声推开。
她俩看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客。
少群讶异无比,“郭日光!”
“是我。”
“你来干什么?”
他开门见山,“有一单案子,不知你们办不办。”
立铮看着他说,“世上有许多侦探社。”
但是郭日光立刻接上去,“办事能力数你们最强。”
好话有谁不爱听,尤其由对头讲出来,更加难能可贵,少群态度略为软化。
“你又替哪个罪犯狡辩?”
“这不是一宗刑事案。”
少群松口气,“是妻子追踪丈夫吧,我们不做那样无聊的事。”
“苏小姐,请给一点耐心。”
“你且把案件简单地讲一讲。”
“高芙女校你们听过吧。”
“嗯,名校,由幼稚园直升中六,大学入学率百分之百,学费每年度十万,不成文规矩捐款不得少于五万,家长非富则贵。”
“黄大律师,你的资料正确。”
“据说入学轮候期长达三年,开学时还得付一笔按金。”
“是,许多家长一怀孕就前去报名。”
少群只是微笑,不予置评。
郭日光转头看她,“你不信名校吧。”
少群答:“不是不信,而是不考虑这一种选择,正如我生病一定看西医,反而许多外国人喜服中药。”
“说得好不婉转。”其实就是不信。
“郭律师,你可自名校毕业?”
出人意料,郭日光欠欠身,“我自幼家贫,一直靠奖学金读官立学校。”
少群对他的恶感略减一分,“那很难得。”
立铮把话题拉回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