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旅行的最重头戏是安排在最后一天下午的世纪之交文物展。听导游的介绍,这次展会是由俄罗斯国家文物局着手组办,地点设在位于莫斯科红场的国家历史博物馆。此次展览调集了俄罗斯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几乎全部博物馆的珍贵馆藏,尤其是上世纪一百年内从海外流进的俄罗斯的珍贵历史文物。展区特意分设了亚洲馆、欧洲馆、非洲馆、美洲馆等一系列展馆,尤其特殊的是在亚洲馆两座展馆中,有一座专门为中国文物开设的中国文物展馆。
萧伟携了赵颖的手,一个展馆一个展馆逛着。萧伟即不是古董迷也不是文物迷,文物对他的兴趣,远不如文物后面所值的价钱有吸引。不过现在有赵颖陪着,即便是看穷山恶水也同样乐不思蜀。
两人信步走进中国馆,幽暗的灯光下陈列着数百件上世纪流入俄罗斯的各时期的中国文物,秦砖汉瓦、唐彩景瓷,不一而足。赵颖引着萧伟一件一件看下去,不由得惊叹于中国数千年劳动人民的智慧,感慨之余,也不禁对如此众多的中国文物流失到海外感到痛心。萧伟不停地向赵颖问着,每件文物都能值多少钱。赵颖则微笑着为他仔细翻译着每一件文物下面的俄文说明。
原来这次展览的中国文物,流入俄罗斯的时间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上个世纪前半叶,自从庚子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俄罗斯军队从北京皇城之中抢走大连的文物之后,当时沙俄的王公大臣就开始疯狂地收集世界各地珍贵文物。很快,俄罗斯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文物消费地。十月革命后,收集古董的风潮稍微平静了一些,但随着前苏联高层领导人逐渐腐化,文物收集又一次形成热潮,各个高官之间互相攀比,使得俄罗斯长达数千公里的国境线,成了文物集散的最大市场。这也难怪自从民国初年河南李鸭子发明洛阳铲之后,在当时中国的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盗墓成风,数千年的帝王将相的陵墓十室九空,原来盗出的文物大数都流入了俄罗斯!萧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