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获的公制三十米钢尺。军师只需再制作两把五公斤拉力的弹簧秤,这样用两把弹簧称分别拉住钢尺两头,用五公斤拉力将钢尺拉直,这三十米钢尺测量出的距离误差,就绝不会大过一厘米。
除此以外,为确保盗洞方向正确,军师和老四还有最后一着垫底法宝,就是老四所打造的洛阳铲。既然事先已知昭陵地下玄宫埋藏不深,故而这次挖的盗洞一直是在地表下五米左右,平行地表向昭陵宝顶方位延伸。所以每隔五十米,大伙儿便会用洛阳铲斜向上打一个直径十五公分左右的探洞到地表,这样的好处是其一,可以确保盗洞延伸方向不会有太大偏差,此外,换气问题也得到了彻底解决。
至于地下挖掘,需要在盗洞中长距离运送土方及人员的问题,军师和老四早已想好了对策。盗洞每隔一百米将设一处“驿站”,此处将空间挖大,钉上两根牢固木桩,木桩固定好滑轮,用绳索将事先做好的小车系在滑轮上,这样无论是运送人员还是土方,只需轻轻拉动滑轮,小车就会在狭窄的盗洞中快速移动。其后越接近宝顶位置,土质越疏松,小车常常陷入泥土中,于是老四又挖空心思,设计出一种类似坦克履带板的滚轮装置,安置在小车上,大大减小了车子的负重压强。
为彻底解决地下换气问题,军师又挖空心思,制作了许多简易手摇换气抽风装置,类似于今日的抽风机或换气扇,布在盗洞内各个换气口处,每日派人下去轮番摇上个把小时,保证洞内空气新鲜,在前方挖掘的人员不会有窒息的危险。
这段时间,前面小店一切正常,虽地处偏僻,每日没几个客人,但祖孙两人尽心尽力,将小店经营得似模似样,并没出过什么大的纰漏。至于凤儿,在十一弟的严密监视之下,也一直循规蹈矩,似乎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
大屋中众兄弟除最开始来的五人,白天均足不出户,每日吃喝拉撒睡均在屋中解决。到得晚间,老七将祖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