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穿行,有这只老鼠带路,比当年的记忆更可靠,只是中间仍有一些微妙的陷阱,倒是轻易地破掉了,当那只老鼠隐没在一堵墙内,舒易松了一口气:“就是这里了,当年,就是在这里发现的《气运录》。”
那只老鼠重新从墙里钻了出来,却不是墙角,而是中间一块石头的缝隙里,它的身体十分柔软,柔软到可以成为纸片状,又可以在瞬间膨胀起来,如同汽球一般,舒易在墙上摸索着,一块石砖“嗖”地一下伸出来,里面已经是空空如气:“就是这里了,一共四本《气运录》,如今三本都在你的手里。”
杨砚卿突然闭上了眼睛:“有些事情不对。”
“哪里不对?”舒易问道。
杨砚卿说道:“不应该是书,这地方处处显示是与大秦关联,可是那时候还未发明纸。”
商朝时,人们把文字一笔一划地刻到龟甲和牛、羊、猪等动物的肩胛骨上;随后,人们又用规格一至的木片和竹片来书写文章,也就是俗称的竹简,;以后,还用以丝织品缣帛为纸来书写的办法。一直到了东汉时期,蔡伦在前人利用废丝绵造纸的基础上,采用树皮、麻头、破布、废鱼网为原料,成功地制造了一种既轻便,又经济的纸张,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造纸方法,蔡侯纸传遍全国。
五本《气运录》皆为纸造,而且完美成册,内中又藏有地图,杨砚卿原本以为爷爷是临摹而来,然后想办法将地图藏在其中,一人一本,现在看来,爷爷在发现气运录,略略翻阅之后就感觉不对劲,当下就将东西分开,这一点三爷爷可以作证,既然如此,这原本应该东汉以后才出现的东西,为何会出现在大秦皇陵的侧陵之中?这一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
“大哥,你在想什么呢?”齐石问道。
倒是吴老六首先想到了:“纸张,纸张是东汉时期才发明的,为什么这里会有东汉时期的东西,真是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