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当分析大量用户的信息时,健康异常现象将被更迅速、敏锐地侦查出来。发展到最后的反应系统,能够识别出标志一种流行病开始的异常的健康问题集群。至此,数字流行病学时代真正到来了。
用短信作为疾病扩散的一个早期指示标,也有人对此持异议,原因之一是:即便在最紧迫的情形下,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短信。但是手机有一些使用方法,是不需要用户进行任何操作的。
就在我写这句话的时候,世界上超过60%的人口已经被安装了自动定位信标。这些信标持续提供他们所在准确位置的最新信息。在未来5~10年内,地球上几乎每个人都将安装上自动定位信标。这不是政府阴谋,你口袋里的手机才是始作俑者。
手机不断地与信号塔进行交流,提供给电信运营商海量的数据,包括用户所在位置,用户彼此间如何联系,和需稍加解释的用户社会行为。这些所谓的呼叫数据记录为电信部门提供大量数据,使他们有机会了解客户并进行更多的服务营销。但是,大数据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营销上,这一持续信息流貌似单调,但能够救你的命。
被手机公司搜集的数据,使我们都成了迅速侦查出重要人类事件的潜在传感器。内森·伊戈尔(Nathan Eagle)对此做了细致的研究。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成员,将呼叫数据记录应用于广义问题的开拓者之一。伊戈尔和同仁们合作,旨在通过挖掘呼叫数据记录了解地震情况。
伊戈尔和其研究团队在卢旺达研究呼叫模式数据达3年之久,其中包括对2008年2月3日那关键一星期的数据研究。当天基伍湖地区发生了5.9级地震。通过设立呼叫频率的基准数据,伊戈尔和其团队能够发现地震之后那段时期呼叫模式异常的蛛丝马迹。他们能够通过呼叫数达到的一个峰值,来确定地震时间,也能够利用来自手机信号塔的定位数据确定震中即呼叫量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