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它们对猴子基本无害。但当这些病毒从一个宿主物种转移到另一个宿主物种上时,就会变成杀手。
2003年,我的研究合作者比阿特丽斯·韩(Beatrice Hahn)和马蒂纳·皮特斯(Martine Peeters)及其同仁,公布了解密黑猩猩SIV病毒进化史的研究成果。过去10年里,韩和皮特斯努力研究,绘制SIV病毒进化路径,获得了成功。2003年的报告表明,黑猩猩SIV病毒实际上是一种镶嵌体病毒,由红顶白眉猴SIV基因片段和大白鼻长尾猴SIV基因片段组成。因为SIV有重组,即交换基因成分的潜能,这一成果表明病毒不是来源于早期的黑猩猩祖先,而是从猴子身上跳到黑猩猩身上的。
一个颇有影响力的想法是将一只黑猩猩猎手想象为零号患者(patient zero)——其物种中第一位感染上新病毒的某一个个体。也许就在同一天里,它从捕获的猴子身上迅速感染上这两种病毒;也许在早些时候白眉猴病毒已经迁移到黑猩猩身上,通过黑猩猩交配而扩散。零号患者从其他黑猩猩处传染上白眉猴病毒,随后通过狩猎活动感染上长尾猴病毒;也许黑猩猩在狩猎中感染了白眉猴病毒和长尾猴病毒,两种病毒在它身上各自生存了一段时间,在最后关头发生了基因重组。不管病毒采用何种路径进行跨物种传播,在某一时刻,一只黑猩猩身上兼有长尾猴病毒和白眉猴病毒。两种病毒进行了基因重组,彼此交换了基因物质,创造了全新的镶嵌体变异病毒。这种子代病毒既不是长尾猴病毒,也不是白眉猴病毒。
这种杂交病毒能够以单个长尾猴病毒和单个白眉猴病毒无法进行的方式存活下来,并在大范围的黑猩猩群落中蔓延。从最西边的科特迪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ote divoire)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珍妮·古道尔从事研究工作的东非地区,都有黑猩猩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