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香港工厂会大量北迁,那么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的深海市,自然是港商们落脚的最好选择。
实际上除了深海特区之外,其他地方要等到1986年《外资企业法》出台之后,才允许大量出现外商独资企业。
特区现在的工业用地的平均价格,是每平米每年25港币,正好是住宅用地价格的五分之一左右。
当然,工业用地的承租年限没有住宅用地那么长,租期一般只有20年,也就说每亩价格是33万港币左右。
这个价格按官方汇率折算成人民币为10万元一亩,要知道这可是1980年的10万人民币,在周阳看来其实贵到天上去了。
但深海特区的地价是对比香港那边的价格来自制定的,至少这边的价格比香港便宜多了。
“香港大部分的工厂,都是用工在100人以内的小企业,他们只需承租一层甚至半层厂房就够用了。
因为企业规模太小,所以老板们自己去租土地、盖厂房是极为不划算的。这也是香港出现工业大厦的重要原因,由地产商整栋承建,最后再分层甚至分块租给不同的企业。
我们只需照搬香港的成熟模式就行了,土地转让费自筹一部分,其余找银行贷款。建楼所需的资金改向市民卖楼花,为向香港工厂主们推销租赁合约。”许靖干向李明德介绍道。
他和周阳之前讨论过这个问题,所以许靖干这次来特区之前,特意搜集了一些关于香港工业地产的资料。
“33万港币一亩还是太高了,我们可以去和特区政府商量一下,先把租期缩短到十年。等我们赚钱了之后,再补足剩余十年的租期和租金。
这样一来,每亩工业用地只需17万港币。而咱们和九龙仓合作的住宅项目,能够分到的净利润大概在700万港币左右。
只要楼花卖的顺利,这部分预期收益就可以拿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