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凭着这个“一招鲜”,把光宇做成了中国电池企业前五的存在,占据了全球铅酸电池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这也是一种本事。
宋光宇这个人吧,真不是别人看到的那么死脑筋,而是他有个人的经商之道,也有自己的想法。
当初创建光宇,是因为他就是铅酸电池的技术出身。又因为企业开在东北,既没有技术优势,又没有地域优势,还没有人才吸引力。
和比克、by那些野兽去争镍氢电池?争锂电?风险太大了。
还不如趁你们都撤出铅酸的机会,我深耕广植,把铅酸电池的潜力都挖出来。
况且,市场确实在萎缩,可是达不到技术换代的地区还有很多,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非洲、南美,落后的地方有很多,可以施展的舞台也不小。
此时此刻,齐磊和王总对这个宋老板也有点刮目相看了。
都以为是个窝囊废,没想到是个老六。
而宋老板也借着这一个机会,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咱不是没家底儿,真要入局,不一定比谁差。
“小齐总,实话告诉你吧,起码在研发资金上面,光宇很有底气。”
齐磊一听,多问了一嘴,“有多大底气?”
这话一问,老王都竖起耳朵。
宋光宇想了想,“保障铅酸电池业务正常拓展的情况下,我可以拿出……”
王总急了,“多少?”
宋光宇,“五亿米元!”
“多少!?”王总差点把杆扔湖里去。
要知道,光宇97年才成立,比byd还晚了两年。他一个卖铅酸的,就有这么厚的家底了?王总都拿不出来,藏的够深的啊!
结果,宋光宇又加了一句,“每年还可以追加5000万。”
王总,“……”他都有冲动回去做铅酸电池了。